风雨中的山西古建:1763处文物损毁修缮资金缺口巨大
10月13日,山西省运城市文物局文物保护利用科卫科长在电话那头焦急地说:“哎呀,我手里现在有五六份报告要在今天中午12点之前马上交给市里,所以实在没有空余的时间(接受采访)。”
与卫科长一样,近段时间忙得昏天暗地的运城市文保单位的工作人员还有很多。作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数量第一(共90处,比第二名河北省保定市多21处)的地级市,运城市的文保单位人员从10月初以来就就没有停下来休息过他们所保护的古建文物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风雨摧残。
据运城文物局披露的消息显示,受山西极端极端降雨天气的影响,截至2021年10月10日,全市县级以上文保单位受灾共计220处,其中国保32处、省保15处、市保22处、县保151处。其中,国保单位运城盐池禁墙东禁门瓮城大面积坍塌、解州关帝庙崇圣寺门楼漏雨,春秋楼二楼漏雨威胁“夜读春秋”塑像。
10月12日,记者从盐池禁墙东禁门现场看到,以土方建筑为基地的城墙塌方严重,墙上的裂缝清晰可见。在此处抢修的几个工人,忙着在城墙四周下方修建引水渠和铺设防雨布。
不单单是运城,山西省的众多文物都笼罩在降雨、洪涝、滑坡等灾害的侵扰之下。据山西省文物局披露的消息,截至2021年10月10日中午12时,全省各市上报共有1763处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出现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坍塌、地基塌陷、建筑倒塌等诸多险情,9座博物纪念馆出现小面积漏雨、部分构件破损毁坏等情况。文物受灾城市约占全省的90%以上。
据悉,山西省当地政府已经对因灾受损文物紧急展开了抢先修复工作。但难题重重,目前众多文物受损情况还在排查上报当中,文物修缮方案和所需要的资金数量也还没有计算出来。
解州关帝庙文物保管所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孙先生向记者透露,据内部估算,仅关帝庙一处文物修缮就需要1000万元左右,这还要看日后的资金能否到位。
10月12日,运城市盐湖区的天气和此前一个多月一样阴沉沉的,经济观察网记者独自前往位于运城盐池北岸的盐池禁墙东禁门。从正门看去,这是一座外表古朴端庄的城墙,城门两侧的墙根下分别矗立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碑文。
城墙的四周拉起了警戒线,明示“危险请勿靠近”。记者从警戒线的西侧绕过去,发现在城墙南侧的瓮城中,砖体结构出现了大面积坍塌,城台上方因塌陷而不可攀登。再绕到城墙东侧去看,墙体上有巨大的裂缝。
历史资料显示,目前的盐池禁墙,修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有着超过500年的历史。修建禁墙的目的是为了禁止私人偷运盐。最晚到到清末光绪年间,禁墙四周仍有绵延120里的墙体。但经过民国战乱、日寇侵略的破坏,城墙遭到废弃,目前仅有几处禁门残存。
10月13日,运城市盐湖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雷晓功向记者介绍,目前禁墙留有东禁门、中禁门和西禁门三处遗址,在池神庙边上的中禁门和位于解州的西禁门,均被保护得很好,但东禁门情况不好。因禁墙主要是土质结构,当前的砖体城墙是为保护土墙而在土基之上修建。遭到10月上旬山西降雨的影响,土地松软,城墙坍塌。
记者从禁墙东禁门看到,此处位置偏僻、杂草丛生,显得“门庭冷落”。与禁墙的处境相比,处于解州的关帝庙则名声显赫得多。公开资料介绍,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是我国所有关庙中顶级规模也最完整的一座宫殿式建筑群,因贵为“武庙之冠”而蜚声海内外,一年四季游人如织。
不过关帝庙的代表建筑春秋楼同样没有躲过暴雨的袭击。10月上旬,春秋楼二楼出现了漏雨,威胁到关帝“夜读春秋”塑像。
关帝庙文物保管所办公室负责人孙先生向记者表示,春秋楼因典故夜读春秋而得名,创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九年修,是纯木制结构,因其悬梁吊柱、突出的凿井的技艺而享誉古建界。
“发现漏雨之后已紧急进行了修复,主要是给二楼暖阁铺一层油布(塑料布),给塑像套上防雨布。因为雨水是从瓦缝里漏出来,暖阁里边供石像,滴水到防雨布上就不会伤害到石像了。”
禁墙、关帝庙、以及关王庙等等运城市的多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受到了暴雨的打击。而同样的情况在山西全省都存在,目前受关注度较高的是平遥古城城墙部分墙体坍塌。
据山西省文物局的统计,1763处受损文物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0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789处。
“抢险方案刚报上去,从市到省再到国家做申报。禁墙的具体修缮方案还没有出来。”雷晓功表示,“现在只能是遮挡(保护)”。
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和记者说,对于受损文物,流程是先排查再申报再修缮,争取最大限度降损。“这一次确实是雨太大造成的,运城另有一些县市,如新绛、稷山、河津、万荣还遭受了洪涝,有一些文物还泡在水里。”该工作人员称。
这也是卫科长等山西“文保人”最近一段时间忙里往外的原因所在。他们从来就没像今天一样焦头烂额。因为在山西的气象历史上,也从未有过如今年一样长时间而连续性的降雨灾害。
据记者了解,在古建界流传有一种说法,山西省之所以文物众多,除了当地历史悠远长久以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山西天气干燥,有利于土建、木制建筑的保存。但现在情况出现了变化。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及山西省文物局网站相关信息数据显示,到2020年7月,山西省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古建筑有28027处,约占52%。在53875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13405处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约占25%。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古建筑有421处,约占79%。
在古建筑中,山西古建以木结构遗存最负盛名。据统计,山西有元代以前木结构古建筑遗存495座,约占全国580座的85%,其中,唐代全国仅存4座,全部在山西。
这是一份醒目的数字,让山西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但山西省古建也存在数量大、价值高、分布广的特点,导致古建保护任务十分繁重。加上资金、财政、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大量低等级古建的现状堪忧。目前,山西省每年文物保护资金投入从以前每年1000万元增加到1.7亿元,但仍旧受限于人力财力不足。
此次山西暴雨洪涝灾害,再度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山西古建的关注度,古建修复也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
10月10日,著名山西籍电影导演贾樟柯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朝花夕拾》节目采访时表示,山西是地上文物最丰富的省份,“村村有古庙,处处有古建,一个很不起眼小村落的古庙,里面可能就有国宝级的壁画。这些壁画年久失修,在暴雨中可能进一步被侵蚀”。他希望社会和有关部门格外的重视,大家一起出力相助。
10月上旬,解州关帝庙还在如常开放。孙先生说,春秋楼漏雨并不影响游客。根据孙先生的说法,仅关帝庙一处修缮就需要1000万元。那么全运城220处文物,全省1763处文物,要多少修复资金?现在还没人知道答案。
经济观察网记者发现,截至10月11日,社会各界捐赠金额超过6.4亿元。国家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山西、陕西两省紧急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8000万元。山西省财政厅会同省应急管理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紧急下达了省级雨涝灾害救灾资金5000万元。
其中,腾讯、字节跳动、蚂蚁集团等各大企业对山西灾情捐款时所发的声明中提到,捐赠资金将有一部分用于文物古建修复。不过总共有多少资金会被用到古建修复工作中,没有确切统计。
“我们现在就是给楼上拔拔草、稍微处理一下,因为房顶不干不能上去,为避免二次破坏,现在只好保守处理。”孙先生和记者说,他们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天赶紧放晴,好给古建筑通风晾晒。
关注汽车行业发展动态,包括行业政策走势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观察、无人驾驶前瞻研究、汽车后市场产业洞察。尤其对于相关汽车企业战略变化和发布的汽车新品有独特见解。擅长做调查、挖内幕,呈现专业精准的深度报道。